德国防长一句话震动欧洲! 俄方冷冽回应:这个国家正再次变得危险
"如果俄罗斯攻击北约成员国,德军已准备好杀死俄罗斯士兵。 "2025年7月14日,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在接受英国《金融时报》专访时抛出的这句话,瞬间点燃了欧洲安全局势的炸药桶。
俄罗斯的回应,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次日直言:"德国正再次变得危险。 "他特意强调"再次"二字,仿佛历史的幽灵正穿透柏林墙的残影,重新笼罩欧洲大地。
"去维尔纽斯问问驻立陶宛的德国旅,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任务。 "皮斯托里乌斯这番话绝非空谈。 2025年5月22日,德国在立陶宛正式组建二战后首个海外常驻旅级部队,约5000名德军携装甲装备和防空系统进驻距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仅200公里的军事基地。
这支被称为"北约东翼盾牌"的部队,计划在2027年前完成全面部署。其作战手册明确标注:若俄军越过北约边界,德军将立即启动致命打击程序。
支撑这一军事冒险的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国内变革。 2025年3月22日,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签署《基本法》修正案,彻底松绑延续数十年的"债务刹车"机制。 新规允许德国无限举债投入国防,并设立5000亿欧元基金。
新任总理默茨上任不到一周就宣布:"德国要建欧洲最强常规军! "军费从GDP的2%猛增至5%,莱茵金属等军工巨头连夜改造汽车生产线为导弹工厂。 柏林地铁站内,工人正给墙壁加装防爆层,这是冷战后德国首次系统性重建民防工程。
"德国正沿着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斜坡滑落。 "俄外长拉夫罗夫5月28日的定调绝非偶然。 此前三天,默茨政府刚宣布两项致命决策:解除援乌武器射程限制,允许乌军使用德制"金牛座"导弹打击俄腹地;与乌克兰签订57亿美元协议,在乌境内建立导弹生产线实现"德国制造、前线发射"。
梅德韦杰夫的警告更直白:"若莫斯科遭德制导弹攻击,柏林将化为灰烬。 "作为实质回应,俄军5月31日用"伊斯坎德尔"导弹精准摧毁敖德萨港的德军火船,同时削减20%对德天然气供应。
当佩斯科夫说出"再次危险"时,俄罗斯媒体立即翻出默茨的家族档案:其父是纳粹国防军军官,外祖父1933年加入纳粹党。 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直接标注默茨为"纳粹分子"。
这种指控在德国引发撕裂。 反战团体在勃兰登堡门前高举"永不再战"标语,而极右翼政党AfD支持率却飙升至18%。 更深的矛盾在于东欧:波兰欢呼德军进驻立陶宛,法国却警告"别刺激俄罗斯";意大利防长公开质疑:"德国想重演历史? "
2025年7月底,德国将向乌克兰移交首批射程500公里的"金牛座"巡航导弹。 这种可打击莫斯科的武器彻底踩过俄方划定的红线。 俄联邦安全会议已批准新版核威慑政策,西部军区进入高度戒备。
德俄军舰同时在波罗的海追踪对方动向。6月初,德国F125护卫舰与俄"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"号驱逐舰在相邻海域实弹演习,最近时相距不足50海里。
俄对德天然气减供20%后,德国工业电价飙涨31%。 布鲁金斯学会最新报告揭示:德国通过进口挪威液化气和改造能源设施,已将俄气依赖度从40%压至27%。 柏林地铁隧道里,工程师正给通风系统加装防辐射滤网,这些二战地堡的改造预算高达44亿欧元。
佩斯科夫的"再次危险论"像一柄冰锥刺穿欧洲安全幻觉。 在柏林总理府,默茨的办公桌上放着两份文件:左边是特朗普催促德军"尽快到位"的密电,右边是俄军核威慑部队的部署地图。
当印着铁十字徽章的导弹箱在乌克兰开箱,当德军装甲车履带碾过立陶宛的泥泞公路,1945年柏林国会大厦废墟上的弹孔,似乎在历史的风声中隐隐作痛。
盈辉优配-股票配资配资平台-手机配资炒股网-证券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